top of page

手機、手遊與手痛

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已是現代人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,尤其在這兩年隨著疫情控管措施,導致學校教學、運動健身、上班工作…很多事情都變成需要用手機或平板來運作,不管是上課也好,工作也罷,亦或是閒暇之餘,大家手上都是拿著手機或平板。

而根據文策院的『2021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』在這份抽樣報告裡面指出,在台灣有使用手機的人口約有70%有在玩手遊,且當中有46%的人是天天遊玩,在如此高頻的持握手機或平板過程當中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,究竟會不會造成手部或手指的傷害呢?


以下老宅顧就幫大家整理出5點有關手機使用與手部傷害的相關小知識喔:




  1. 手臂若有支撐,能有效減少手臂與肩膀的疲勞感,但對手部本身疲勞感沒差。

  2. 使用手機搖桿與螢幕觸控來比較,手機搖桿對於降低視覺疲勞的效果較好。

  3. 在一群大學生的手機使用者受試群體中,約有39.1%的人感受過身體疼痛,且疼痛程度依次為『手腕、手指、脖子、肩膀、手臂』。

  4. 手機使用者產生肌肉骨骼問題發生率在 8.2% ~ 89.9% 之間,其中脖子和上背部的發生率最高,從 55.8% 到 89.9%。

  5. 與手機使用相關的最常見肌肉骨骼症狀是『肌筋膜痛、纖維肌痛、胸廓出口症候群、肌腱炎和媽媽手』是最常見的。


所以,大家要記得適當且合理的使用手機與平板,好好愛護自己的雙手喔!



參考文獻

1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